汽车生产过程涉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以及电泳、磷化、脱脂、喷漆等前处理工序,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工业废水。本文将介绍一家专注汽车厂废水处理的环保公司——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处理这类废水的。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汽车厂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工程、提标改造、污水站运维等。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电镀、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半导体、航空船舶、金属加工等行业。
一、 汽车厂废水来源与特性
汽车厂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环节:
1. 涂装车间废水
脱脂废水:含高浓度乳化油、表面活性剂、磷酸盐、碱性物质,COD和pH值较高。
磷化废水:含高浓度磷酸盐、锌、镍、锰等重金属离子,pH值偏酸性。
电泳废水:含高分子树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少量重金属,COD极高,色度深。
喷漆废水:含过喷的油漆颗粒、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树脂、助剂,COD和BOD高,毒性大。
清洗废水:设备、工件清洗水,含少量油污、化学品残留。
2. 冲压与焊装车间废水
冲压油废水:含润滑油、切削液、金属屑,呈乳化状态,COD和石油类含量高。
焊装冷却水:相对清洁,主要含少量金属粉尘,通常可循环使用或简单处理。
3. 厂区生活污水
来自员工办公、餐饮、卫生间等,主要含有机物、氮、磷、病原微生物,水质相对稳定。
二、 汽车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汽车厂废水的复杂性,通常采用“分质收集、分类预处理、综合处理、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路线。典型的处理流程如下:
1. 分质收集与预处理
脱脂废水:首先通过隔油池或气浮装置去除浮油和部分乳化油;随后进行破乳,破坏乳化状态;再经沉淀去除浮渣。
磷化废水:重点在于去除磷酸盐和重金属。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投加石灰或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使磷酸盐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同时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可辅以混凝提高沉淀效果。
电泳废水:由于其高COD和难降解性,常需进行高级氧化预处理,如Fenton氧化、臭氧氧化或电催化氧化,以破坏大分子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
喷漆废水:采用气浮或絮凝沉淀去除漆渣,部分采用超滤回收有用树脂。
2. 综合调节与均质
经过预处理的各类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均衡调节,确保后续处理系统进水稳定。
3. 生化处理
水解酸化池:将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BOD/COD比值)。
好氧生物处理:是去除COD和BOD的主要环节。常用工艺包括:
活性污泥法:传统A/O、A²/O用于同步脱氮除磷。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量少。
MBR: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结合,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是近年来的主流选择,尤其适合需要回用的企业。
4. 深度处理
化学除磷:若生化处理后磷未达标,需补充投加除磷剂(如铁盐、铝盐)。
高级氧化:针对难降解微量有机物或色度,可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Fenton或光催化氧化。
膜处理:对于要求回用的企业,生化出水需经超滤和反渗透深度净化,产水可用于厂区绿化、冲厕、部分工艺补水等,浓水需妥善处理。
消毒:若回用涉及人体接触或排放标准严格,需进行次氯酸钠或紫外线消毒。
5. 污泥处理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污泥(含重金属、磷酸盐)和生化剩余污泥,经浓缩、调理(加PAM)、脱水(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后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泥饼。危险废物(如含重金属污泥)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三、 关键技术与管理要点
1. 源头控制与清洁生产: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化学品用量。
加强设备维护,防止“跑、冒、滴、漏”。
实施循环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 精准分质分流:严格区分高浓度废水(如电泳、磷化)与低浓度废水,避免相互干扰,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3. 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采用PLC/DCS系统实时监控pH、ORP、流量、液位、COD、重金属等关键参数,实现药剂投加、设备启停的自动控制,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4. 污泥合规处置:建立完善的污泥管理台账,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合法、安全处置,防范环境风险。
5. 中水回用:在满足工艺和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大力推行中水回用,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
汽车制造企业废水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企业规模、产品类型、废水特性、排放标准和回用需求,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及地方更严标准)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汽车厂废水处理正朝着高效化、集约化、智能化、资源化(中水回用、污泥资源化探索)的方向发展。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加强全过程管理,不仅能满足环保合规要求,更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汽车制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