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飞速发展的当下,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其处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众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深入研究并推广高效、经济的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本文将介绍一家专注工业废水处理的环保公司——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处理这类废水的。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系统交付、提标改造升级、废水站运维托管等。依斯倍一直专注于工业废水处理深度回用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为客户降低成本,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极小化”的“3R”原则为循环系统实施的核心。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航天航空、表面处理电镀、涂装生产线、电子半导体等行业。
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是指含有较高浓度盐分,且其中有机污染物结构复杂、化学稳定性强、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一类工业废水。这类废水来源广泛,主要集中在多个重点工业领域。在化工行业,生产各类化学试剂、合成材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此类废水,例如生产农药、染料时,会伴随多种环状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以及大量盐分的生成;制药行业中,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的合成工艺复杂,反应步骤多,产生的废水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盐分,还包含残留的药物成分、中间体等难降解有机物;食品加工行业,如腌制食品加工、海产品加工过程,为了保证食品风味和延长保质期,会使用大量食盐,同时产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废水,部分有机物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转化,变得难以降解;石油化工行业在油气开采、炼制以及相关产品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含高盐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如含油废水经过处理后,仍可能残留部分难降解的烃类化合物和盐分。
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危害。从对水环境的影响来看,高盐分会改变水体的渗透压,导致水生生物细胞失水或吸水破裂,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降低水体的生物多样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会长期积累,不仅会使水体产生异味、颜色加深,还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 higher trophic level 的生物乃至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部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 “三致” 效应,一旦进入人体,将严重损害人体器官功能,引发各种疾病。此外,高盐废水还会对土壤造成盐碱化污染,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进而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常见处理技术
(一)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常见的有蒸发结晶法、膜分离法等。蒸发结晶法是利用加热使废水蒸发,水分汽化后再冷凝回收,而废水中的盐分则以晶体形式析出,从而实现盐分与水的分离。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盐分,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对于高浓度盐废水的处理尤为适用,且得到的盐晶体经过进一步提纯后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但蒸发结晶法也存在明显不足,其能耗极高,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导致处理成本较高,同时在蒸发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能会在加热表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需要定期清理维护设备。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半透膜,在一定的压力差或电位差作用下,使废水中的水分子或某些溶质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实现污染物与水的分离。常用于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膜技术包括反渗透膜、纳滤膜等。反渗透膜能够截留绝大部分的盐分和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好,可直接回用或达标排放;纳滤膜则对二价离子和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好的截留效果,可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膜分离法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相对较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然而,膜分离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膜的成本较高,且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废水中污染物的污染和堵塞,导致膜的使用寿命缩短,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更换,增加了处理成本和操作难度。
(二)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主要包括高级氧化技术、化学沉淀法等。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强氧化性的自由基来氧化分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 CO₂、H₂O 等无机小分子物质。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有芬顿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芬顿氧化法是在酸性条件下,Fe²⁺与 H₂O₂反应生成・OH,・OH 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快速氧化分解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臭氧氧化法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直接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臭氧在水中能够分解产生・OH,进一步增强氧化能力。该方法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有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但臭氧的制备成本较高,且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传质效率不高,导致处理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同时臭氧对某些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选择性较强,可能无法完全降解所有污染物。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在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化学沉淀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部分阴离子。
(三)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无机物,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但由于高盐环境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面临较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耐盐微生物驯化技术和生物膜法等。
耐盐微生物驯化技术是通过逐步提高废水的盐浓度,筛选和驯化出能够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代谢的微生物菌群。驯化后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够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彻底降解,且驯化后的微生物菌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但微生物驯化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驯化效果受废水水质、盐浓度、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某些高盐、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单纯依靠微生物驯化技术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和截留废水中的污染物,同时为微生物提供了稳定的生长环境,增强了微生物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性。常见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废水在曝气的作用下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填料易堵塞、需要定期反冲洗、生物膜的更新和脱落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等。
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水质特性、处理要求、经济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优化处理技术,或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解决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果有工业废水处理、污水站运维托管的需求,欢迎拨打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400828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