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作为金属加工的重要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在锻造生产过程中,为了冷却模具、润滑工件及去除氧化皮等目的,常使用大量的水基润滑剂、冷却液和清洗剂,从而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因此,构建高效、稳定、经济可行的锻造厂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对于实现水资源节约、降低运行成本以及推动绿色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一、锻造厂废水来源与水质特征
1. 主要来源
模具冷却水:用于模具降温,水中可能含有润滑油、切削液成分。
工件清洗水:用于清除表面油污、氧化皮等,含大量油脂类物质。
地面冲洗水:含有金属碎屑、油污、泥沙等杂质。
设备冷却循环排污水:长期运行中产生的浓缩废水。
2. 水质特点
含油量高(矿物油、乳化油等);
含有较高浓度的悬浮物(如金属粉末、砂粒);
可能含有少量重金属(如锌、铬、镍等);
化学需氧量(COD)偏高;
pH值波动较大,部分环节呈酸性或碱性。
二、锻造厂废水处理技术
针对锻造废水的特点,通常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膜分离”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并实现回用的目的。
1. 预处理阶段
格栅与沉砂池:拦截大颗粒杂物,去除重质无机悬浮物。
隔油池/油水分离器:利用密度差分离浮油,初步去除废水中游离态油脂。
破乳气浮系统(DAF):通过投加破乳剂、絮凝剂,使乳化油脱稳后上浮,再通过气浮装置去除。
2. 生化处理阶段
水解酸化: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提高可生化性。
好氧处理(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降低COD和BOD5。
厌氧处理(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进一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同时回收沼气资源。
3. 深度处理与回用阶段
混凝沉淀/过滤: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活性炭吸附:去除微量有机物、色度及异味。
超滤(UF)+反渗透(RO):去除溶解性盐类、微量污染物,产出高品质回用水。
紫外线/臭氧消毒:确保出水微生物指标达标。
锻造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是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和技术不断进步,锻造行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回用系统,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更能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工程、提标改造、污水站运维等。依斯倍一直专注于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技术的研发,为客户降低成本,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极小化”的“3R”原则为循环系统实施的核心。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电镀、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半导体、航空船舶、金属加工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