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成功案例 环保科普
镀镍废水处理工程公司 来源:依斯倍     发布日期 2025-08-20 09:00

表面处理废水

在电镀、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中,镀镍工艺凭借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光亮外观被广泛应用。但镀镍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镍离子(Ni²⁺),作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严格管控的第一类污染物,其排放限值严苛(总镍≤1.0 mg/L)。本文将介绍一家专注镀镍废水处理的环保公司——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处理这类废水的。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镀镍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工程、提标改造、污水站运维等。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电镀、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半导体、航空船舶、金属加工等行业。


一、镀镍废水的来源与水质特性

镀镍废水的主要来源包括:

镀镍槽后的漂洗水:占废水总量的80%以上,含有低浓度镍离子、硫酸盐、氯化物等成分。

废镀液:更换或老化后的镀镍液,镍浓度极高(可达几十g/L),属于危险废物,需单独收集处置。

地面冲洗水:含有少量镍及其他杂质。

其水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镍离子浓度差异大:漂洗水一般为50~300 mg/L,废液则可达数万mg/L;

常含络合剂:如柠檬酸、酒石酸、EDTA等,易与镍离子形成稳定络合镍,难以直接沉淀;

pH值偏酸性(3~6);

可生化性差,且含盐量较高。

二、主流镀镍废水处理技术:从基础去除到深度净化

1. 化学沉淀法(基础核心技术)

通过调节废水pH值,使镍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镍(Ni(OH)₂)沉淀,进而实现分离去除。

2. 破络处理(针对络合镍的关键环节)

当废水中含有EDTA、柠檬酸等强络合剂时,镍离子会与之形成稳定络合物,常规化学沉淀法难以奏效,必须先进行“破络”处理。

常用破络方法:

高级氧化法:如Fenton氧化(H₂O₂ + Fe²⁺)、臭氧氧化等,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物质破坏有机络合物结构,释放出游离镍离子。

硫化物沉淀法:投加Na₂S或专用硫化剂,生成更稳定的硫化镍(NiS)沉淀。该方法可在较宽pH范围内进行,对络合镍去除效果显著。

次氯酸钠氧化法:通过氧化作用分解部分有机络合剂,降低其络合能力。

3. 离子交换法(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镍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将水中镍离子截留,出水镍浓度可降至0.1 mg/L以下,适用于排放要求高或废水回用的场景。

4. 膜分离技术(浓缩与回用一体)

反渗透(RO):能截留95%以上的镍离子,产水可直接回用,浓缩液则需进一步处理或处置。

电渗析(ED):适用于高盐镀镍废水的浓缩减量化与资源化回收。

膜分离技术常作为化学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单元**,助力实现废水回用和污染物减量化。

镀镍废水处理的核心在于“精准除镍、稳定达标、合规处置”。企业需根据自身废水水质特点,选择适宜的组合工艺。同时,应加强源头管控、规范运行管理、完善环保台账,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表面处理废水处理2

【责任编辑】:依斯倍

版权所有:m.cps8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签】: 镀镍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工程 废水处理公司

下一篇: 酸性废水处理工程公司

返回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