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成功案例 环保科普
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来源:依斯倍     发布日期 2025-05-15 09:00

表面处理废水

在电镀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镍因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成为电镀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然而,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镍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镍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并应用高效的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对于实现电镀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电镀含镍废水成分复杂,其中的镍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简单离子态的镍离子(Ni²⁺),常见于镀镍槽液的清洗水;二是与络合剂(如柠檬酸、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等)结合形成的络合态镍。络合态镍结构稳定,常规处理方法难以使其分离,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此外,电镀含镍废水还可能含有其他重金属离子(如铜、锌、铬等)、酸碱物质以及有机物,具有酸性或碱性强、重金属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

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

预处理

含镍废水首先流入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均衡其酸碱度和重金属浓度,为后续处理创造稳定的条件。接着,通过格栅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然后,将废水提升至破络反应池,对于含有络合态镍的废水,投加强氧化剂进行破络处理,反应时间一般控制在 30 - 60 分钟,使络合态镍转化为游离态镍离子。

化学沉淀

破络后的废水进入化学沉淀反应池,投加氢氧化钠或石灰乳调节废水的 pH 值至 9 - 10,使镍离子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同时,可投加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促进沉淀颗粒的凝聚和沉降。沉淀完成后,通过沉淀分离设备(如斜管沉淀池、板框压滤机)将污泥与上清液分离,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上清液则进入后续深度处理单元。

深度处理

上清液依次通过离子交换柱、纳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微量镍离子;纳滤膜对镍离子和部分溶解性盐类进行截留;反渗透膜实现对废水的深度脱盐和镍离子的高度截留,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回用要求。处理过程中,可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定期再生,对膜组件进行清洗和维护。

回用与污泥处理

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储存于回用水池,可重新用于电镀工艺中的镀件漂洗等环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污泥处理系统中,污泥先经过浓缩,降低其含水率,然后通过污泥脱水机(如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可进行无害化处置,如固化填埋,或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提取其中的镍资源。

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将聚焦于研发新型高效的破络剂、抗污染性能更强的膜材料,优化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工艺,以及探索智能化、自动化的处理控制系统,实现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回用工艺的高效、节能、环保发展,推动电镀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

表面处理废水处理

依斯倍对于表面处理电镀行业的客户,针对性研发和升级表面处理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系统,为其构建绿色环保生态循环体系,帮助客户回收表面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各种资源,一改过去以消耗资源治理废水的处理方法,给产生表面处理电镀废水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或周边行业创造新的创收点和价值供应链,形成一个资源利用的闭环,废水中铜、镍等重金属实现回收率 ≥95%。截止目前依斯倍已成功交付百余项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项目,行业影响力大,工程案例覆盖中国将近半数省市区域,服务过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客户案例,奥特斯、博世、奔驰、科勒、西门子、吉利、比亚迪等等,废水深度处理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标准,循环利用的废水实现电导率≤10μs/cm,可作为电镀工艺用水返回电镀线循环使用,工业废水节水率85%以上。


【责任编辑】:依斯倍

版权所有:m.cps8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签】: 电镀含镍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回用

下一篇: 钝化含铬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返回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