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行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镍、铜、锌等)、酸碱物质以及有机污染物,直接排放对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发高效的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电镀废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重金属含量高:包括但不限于铬、镍、铜、锌等。
pH值波动大:由于使用了多种酸碱溶液,废水的pH值可能从强酸性到强碱性不等。
含有复杂成分:除重金属外,还可能含有氰化物、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等复杂成分。
预处理阶段:首先通过格栅或筛网去除较大的悬浮颗粒和杂物,随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并根据需要调整pH值以适应后续处理要求。
化学沉淀法:向废水中加入石灰乳或其他适当的化学药剂,使重金属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下来。对于某些难以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如络合态金属),可以先通过破络处理,再进行沉淀。
混凝气浮/过滤:通过添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促进细小悬浮颗粒聚集,并使用气浮装置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接着采用砂滤或多介质过滤器进一步净化水质。
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超滤主要用于去除较大分子量的污染物,纳滤可以有效截留二价以上的离子,而反渗透则能去除几乎所有的溶解性盐分和大部分有机物,得到高品质的回用水。
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深度处理手段,离子交换树脂能够选择性地去除特定的重金属离子,提高出水质量。
高级氧化处理(AOPs):对于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可采用臭氧氧化、Fenton试剂等高级氧化方法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水质达标。
以上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成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甚至更高的回用标准,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新鲜水的消耗。这不仅有助于减轻企业运营成本,也符合当前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未来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将更加高效、经济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