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成功案例 环保科普
玻璃切割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来源:依斯倍     发布日期 2025-05-13 09:00

领军企业

玻璃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悬浮物、金属粉末、油类及冷却液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依斯倍环保将介绍玻璃切割废水处理回用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等环节,旨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玻璃切割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切割冷却水:用于降温、润滑刀具及玻璃表面;

清洗废水:切割后对玻璃表面进行冲洗产生的废水;

设备冲洗水:对切割设备及工作台进行定期冲洗产生的废水。

针对玻璃切割废水的特点,推荐采用“预处理 + 物化处理 + 生化处理 + 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具体流程如下:

预处理阶段

(1)格栅过滤

设置粗、细两道格栅,去除大块杂物及纤维状杂质,防止后续设备堵塞。这是玻璃切割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

(2)沉砂池与初沉池

通过重力沉降去除大颗粒无机砂粒和部分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物理化学处理阶段

(1)混凝沉淀

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或聚丙烯酰胺(PAM),使细小悬浮物和胶体凝聚成大颗粒,经沉淀池分离去除。

(2)气浮处理

采用溶气气浮(DAF)技术,有效去除油脂类物质和轻质悬浮物,提高后续生化可处理性。

生化处理阶段

(1)水解酸化

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提高BOD/COD比值,增强后续好氧处理效果。

(2)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

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进一步降低COD和氨氮含量。

深度处理阶段

(1)砂滤 / 活性炭吸附

去除残余悬浮物和微量有机污染物,改善出水色度与嗅味。

(2)膜处理(如超滤、反渗透)

用于高标准回用水制备,去除溶解性盐类、微量金属离子等,确保回用水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玻璃切割废水处理回用是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途径。当前主流工艺已能实现高效稳定运行,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能耗控制与自动化水平。未来可结合智能化监控、模块化设备、零排放技术等方向深入研究,推动玻璃加工行业向绿色智能制造转型。

科技领军企业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工程、提标改造、污水站运维等。依斯倍一直专注于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技术的研发,为客户降低成本,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极小化”的“3R”原则为循环系统实施的核心。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电镀、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半导体、航空船舶、金属加工等行业。

【责任编辑】:依斯倍

版权所有:m.cps8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签】: 玻璃切割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回用

上一篇: 钝化含铬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下一篇: 不锈钢金属加工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返回 新闻中心